新冠疫情以来是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内外部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来客观反映中国车险行业的市场、客户、产品、服务、政策、技术等不同模块的现状和变化,尝试引导从业者和关联方了解指标、正视现实、判断形势、预测趋势,
以期促进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动作,进而实现产业升级,良性发展。
本期报告,结合对中国车险 2024 年上半年经营分析,回顾竞争力指标得分的变化情况,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探讨“中国车险数字化转型的可依赖与可实现路径”课题。
2024 年上半年,中国车险行业保费收入 4310.73 亿,比 2023 年同期的 4249.04 亿增长 1.45%,再次落后于同期 GDP5.0%的增速。车险业务占财险公司保费规模 9176.13 亿的 46.98%,比去年同期的 48.49%下降 1.51 个百分点。车险全行业实现 135.01 亿承保利润,承保利润率 3.13%。本期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行业平均得分为 75.44 分,环比第 8 期上升 0.79 分,比东方和讯首次推出竞争力评价的第 1 期下降 3.33 分。从长期看行业平均得分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本期稍有反弹。
从经营指标来看,行业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窗口期,有的公司先知先觉,抓住机会,超前布局,现阶段开始显示出了强劲增长动力和保单价值底蕴;但大部分公司后知后觉,错过了窗口机会,又逢经济康波长周期的调整筑底阶段,陷入资源窘迫
的困境,生存维艰。
关于中国车险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先导示范工程北斗数字化车险及保险产业应用首席专家白玉玮博士认为,“面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承载能力,没有跟上关联产业发展匹配新质生产力
的节奏要求。”现阶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面对新兴风险,大部分经营主体办法不多,怯于尝试,不能适应消费者购车用车的保险保障需求,不断造成新增的剩余市场。
第二,一刀切式的市场干预手段,虽然压低了经营费用,但客观上加剧了行业马太效应,对于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研发产品起到了抑制作用。
第三,国企“退金令”会对一些经营主体产生资本缺口影响,增大偿付能力压力,进而引发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循环下降。白玉玮认为,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对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着力点和工作目标。方向明确以后,行业从业工作者找到可依赖、可实现的正确路径至关重要。关于中国车险数字化实施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关于市场细分与目标客群。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于车险经营领域产业数字化工作而言,满足消费者用车生态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治理、加工、交换、应用、授权八个环节的基础条件不可或缺。在车险领域,平台化联网的营运车辆显然比私有的个人驾驶车辆更满足数字化的基础条件,因此,现阶段应将道路运输货车和网约车保险业务作为数字化车险实施切入点,打通数字化车险的运营链条各个环节,并且将其作为自动驾驶运营保险的初级阶段的模拟业态积累数据与经验。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