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是:万一网 > 早会经营 > 保险行业

麦肯锡全球保险业报告2023亚洲寿险行业亟需战略重构24页.pdf

  • 更新时间:2024-05-29
  • 资料大小:5.27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92
详情请看会员类别或者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亚洲寿险行业正在步入拐点。过去五年,行业增长明显放缓,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发展轨迹。"亚洲增长"(Asia growth)的估值溢价已经收窄,亚洲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异越来越大,费用状况恶化,渠道产能下降。全球经济力多亚洲保险公司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以在日益复杂的市场格局中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与此同时,机会仍然充裕。长久以来,亚洲寿险行业一直是全球保险行业增长的动下,亚洲经济飞i康发_展;在此过程中,人们对金融安全和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亚洲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将寿险视为在社会人口老龄化和收入增加的大背景下,人们迎来了新的金箭H已",了健康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然而,寿险公司若想充分抓住这些机遇,则需立即采取行动。

据预测,到2030年,亚洲的"身故保障缺口"将大幅增至119万亿美元1。"身故保障缺口"是指个人及其家人为应对死亡风险而需要的金融资产与其实际拥有的保障金额之间的差值。造成该缺口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人口快速老龄化、退休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社保体系不完备、保险渗透率相对较低以及新兴市场中的其他系统性因素也会让缺口进一步扩大。因此,保险业迫切需要主动出击,提出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本报告分析了行业最新数据,以审视亚洲寿险市场现状。我们全面剖析了成熟及新兴市场,由此探索并提出了保险公司为实现可持续价值创造所需采取的必要举措:—成熟市场:制定价值创造战略,聚焦效率提高和提升现有账户收益及投资回报。一新兴市场:释放分销渠道活力,聚焦代理人渠道重塑和银保渠道扩张。—延伸市场:重新定位,在保障保险公司财务可行性的前提下,满足包括健康与养老在内的更为广泛的客户需求。不同市场参与者因在亚洲市场的起点不同、愿景各异,因此在执行以上各项战略举措时,也会各有取舍、各有侧重。然而,由于环境在变,按兵不动绝非可取之策。通过审视造成行业近期增长放缓的原因、探索宏观经济格局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后果、深究形成身故保障缺口的潜在原因,保险公司及市场参与者便能理智决策,定义亚洲寿险市场未来的发展路径。

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市人口增长、和人们对长期财务规划的需求日益强烈,亚洲寿险行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本章将以相关数据为基础,纵览驱动市场的增长动力、市场差异、及阻碍市场发展的因素(参见边栏《关于本研究》)。整体增速下降2012年至2022年间,亚洲寿险保赀(GWP)整体以每年4.0%的速度增加,远超年增长率为2.8%的美洲以及1.9%的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见图1)。到2017年,亚洲寿险市场的总保费超越了美洲以及欧中非地区,且在2022年依然保持领先优势。但将2017年至2022年间亚洲地区的增长情况与前五年比较,不难发现,亚洲寿险市场保费增长显著放缓。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增长停滞,中国台湾市场增长放缓,这是导致亚洲寿险行业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另外,如"“保持社交距离"的疫情防控措施、低利率环境和市场波动等因素也加剧了中国三地市场需求的减退。另外,2017年原保监会加强了对投资型人身险产品的监管,也对这类产品的增长产生了影响。尽管亚洲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及其影响的考验,但市场增长动力减弱,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人口老龄化和市场波动等,可能会阻碍亚洲寿险行业恢复到此前较高的增长水平。

新兴市场增长势头相对强劲,在亚洲寿险行业中,新兴市场增长机会较多,而成熟市场的发展则仍处于相对停滞状态。2012年至2022年间,成熟市场合计保费年增长率为2%;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的合计保费年增长率高达160%。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之间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等成熟市场呈负增长趋势,例如,在2017至2022年间,日本保费下降约3%。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麦肯锡全球保险业报告2023亚洲寿险行业亟需战略重构24页.pdf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杭州澄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万一网-保险资料下载门户网站 浙ICP备11003596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